出土痕跡
顧名思義,出土痕跡一定與土壤有關系。有人說出土痕跡就是一件瓷器埋在土壤中所產生的痕跡。
這種說法不全面,其一、一件瓷器埋在土壤中,它來自造痕體的條件千變萬化,在承痕體上形成的痕跡也是千變萬化。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來自造痕體遺留在承痕體上的礦物顏;其二、埋在土壤中的瓷器在特定的條件下胎和釉的材料結構會發生變化,出土后胎釉的材料結構也會發生彌補性的變化,這種變化有化學的也有物理的。它的表現形式有:整體分離痕跡(冰裂紋)、次生硅酸鹽侵蝕造成的(侵蝕氣泡、冰裂紋釉下鈣化、棕眼釉下鈣化、釉下鈣化、釉面鈣化、破泡處釉下鈣化、胎釉結合部釉下鈣化及釉下結晶)痕跡等。
瓷器在土壤中,由自造痕體所產生的痕跡,和出土后因材料內部微觀結構變化所引起的彌補性的、化學變化所呈現出來的痕跡,統稱為出土痕跡。
上一篇:古陶瓷痕跡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任務
下一篇:標準化與古陶瓷痕跡鑒定